↗↗↗ 点击上方“唧唧堂”关注各学科最新最热研究推荐论文解读
发现关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请访问唧唧堂网站
www.爱游戏appjijitang.com
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首发于唧唧堂,作者:唧唧堂研究人 LP

2016年暑假,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于里约热内卢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虽然国际奥委会将准备部分资金用于举办奥运会,但大部分开销仍由承办国埋单:据估计,里约奥运会将造成超过100亿美元的支出,这给巴西本就有限的财政预算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经济衰退、公共服务缩减以及飙升的失业率,大量巴西人民涌上街头抗议奥运会这一看似浪费金钱的大型活动。
然而,对奥运会的这种指控真的成立吗?Robert和Victor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上的最新文章”Going for the Gold: The Economics of the Olympics”通过大量文献综述考察了举办奥运会的支出与收益。具体来看,有三种主要的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交通和酒店)、体育设施与场馆建设和赛会运营成本(比如开闭幕式);三种主要的收益:赛会期间的短期收入、『奥林匹克遗产』(Olympic legacy) 带来的长期收益(比如体育设施的改进和外商投资的增加等)和无形收益(比如国民自豪感)。
举办奥运会的支出
举办奥运会支出巨大。第一种支出为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包括建成一套成熟的交通的体系,使得游客和运动员在抵离期间和赛会期间能够畅行无阻;此外,承办国还必须提供至少40000间酒店房间和可容纳15000名运动员和官员的奥运村。虽然里约热内卢已是 ayx sports 著名旅游胜地,但仍需新建15000间酒店房间以应对奥运会的需求。这种为适应短时期极端需求的投资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过剩,例如在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之后,当地40%的旅馆都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体育场馆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对于奥运会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赛事,承办城市几乎要重建其原有的运动设施以符合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例如,波士顿在2024年奥运会的竞标项目中计划用4亿美元新建一个主体育场,尽管当地已经存在四个大型体育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赛会管理、开闭幕式和安保等运营成本也是支出的大头。值得注意的是,奥运会这种大型赛事往往是恐怖分子的目标,因此需要大量的安保投入。雅典奥运会的安保支出超过预算四倍达到16亿美元,而后来的奥运会也稳定在这一水平。
令人较为头疼的是,举办奥运会的具体明细往往不得而知,因为很难将其与正常的城市建设支出分离。更有甚者,为了掩盖预算超支或贪腐行为,人为的选择不公开决算。例如,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最终花费将被永远封存,因为主办方销毁了一部分的财务记录。尽管如此,不少学者还是做出了估计:从1968年至2012年,奥运会的实际支出都远远超过了预算数额(2005年对伦敦奥运会的预估支出约为24亿英镑,实际支出87.7亿英镑)。
举办奥运会的短期收益
重金打造的奥运会在客观上带来了不少短期收益。短期直接收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转播权收入(占到将近30%)、赞助商支持、门票收入等,然而国际奥委会凭借对赛会的控制权将这些收入中的大部分放入囊中,地区奥组委只能分到二成左右。对于赛会的间接收益(比如旅游收入和新增就业岗位),不少学者在赛前都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估,然而这些估计几乎不能与现实相对应。下表列出了赛后对间接收益的测算,可以发现大部分奥运会对经济只存在有限的正向影响,还有一些出现了负向影响。
此外,作者还指出需要考虑到奥运会带来的替代效应,即奥运会和周边产品的消费对当地居民正常支出造成的替代。因此,没有考虑到替代效应的研究会高估奥运会带来的收益。
还有一种效应为挤出效应,指的是举办奥运会对正常的旅游和商业等活动的挤出影响。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国际游客数量从前一年同时期的650万下降至617万,一些当地的剧场在赛会期间暂时停业等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30%,酒店入住率同比下降39%。
综上,对于奥运会带来的直接收入,承办城市只能分得小部分;对于间接收入,首先是预估不准确,其次是未考虑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因此实际的短期收入不能基于绝对数额,而应该基于同比差额(与双重差分模型的思想类似)。
图片来源网络
举办奥运会的长期收益
根据支持者的说法,奥运会带来的长期收益主要有:体育设施的改进、对承办城市的宣传以及外商投资的增加等,作者对此进行了反驳。体育设施的改进可能是最站不住脚的理由,Coates和Humphreys的研究发现体育场馆的建设几乎不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很多场馆在赛后利用率很低,而且要面对昂贵的维修成本,变成了巨大的累赘 (white elephant)。
奥运会对承办城市的宣传作用可能会在长期上促进当地的旅游业。1990年,巴塞罗那的旅游受欢迎程度仅在欧洲排名十三,远落后于马德里。自1992年奥运会之后,当地旅游业迅猛发展,到2010年其旅游热度超过马德里攀升至欧洲第五。
类似的,盐湖城冬奥会之后,当地的滑雪游客在次年激增20.4%,与周边城市仅有8%的游客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巴塞罗那和盐湖城本身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受周边过于著名的旅游城市的影响而未得到广泛关注(所谓overshadow),作者称它们为『隐藏的宝石』(hidden gems)。因此,巴塞罗那和盐湖城的成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挪威的利勒哈默尔、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就是反面例子。再者,像伦敦和北京这类本身就非常著名的城市也不需要奥运会来进行宣传。
奥运会还可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正向信号。Rose和Siegel利用196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发现奥运会承办国的出口额在申办至承办赛会期间增加了超过20%,消费和投资也有显著增加。奥运会其他申办国(未成为承办国)也呈现出了类似的增长,可能的原因在于一国申办奥运会的行为就已经向外界传递出了信号,而不一定需要真正举办奥运会。其实,这还存在内生性问题:申请举办奥运会的国家肯定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Langer,Maennig和RIchter在利用倾向匹配得分的方法后发现奥运会对贸易、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消失殆尽。因此,奥运会对经济的长期促进作用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何仍有国家愿意承办奥运会?
如果奥运会只能带来有限的正效益,为何还有那么多城市竞争这个机会呢?可能的解释在于,经济效益只占到决策的很小一部分,国家可能为了展现政治和经济实力而申办奥运会,这是提升国际声誉和地位的一种途径。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解决承办奥运会带来的经济问题?
目前,就经济上来看,承办奥运会对大多数城市是不现实的,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巨额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国际奥委会对赛事收入的垄断特权、低效的赛会管理、腐败以及不可兑现的赛会经济效益等。作者认为设定几个永久性比赛地点是可行的方案,比如希腊——奥林匹克的发源地。
一些积极的改变正在发生,洛杉矶作为2024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已在计划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若申请成功,将改造UCLA和USC的学生宿舍作为奥运村。当然,最后的决定和行动都取决于国际奥委会和地区奥组委。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是相对简单的,然而对于承办城市,如何获得『金』钱,这需要好好思考。
参考文献:
Baade, ayx app R. A., Matheson, V. A. (2016). Going for the Gold: The Economics of the Olymp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0(2), 201-218. doi: doi: 10.1257/jep.30.2.201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LP
点击“原文阅读”,查看 LP 在唧唧堂所有论文推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条评论
这个产品真的太棒了,用起来非常顺手,强烈推荐给大家!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质量超出预期,非常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